Ro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of Jieyang City

韩祠路记

作者 | 彭妙艳


在揭阳古城中,韩祠路算不上是“古老”的街道,但如称为“文化街”,则恐怕就可排于首位。


在光绪以前所修的各个版本揭阳县志中,都于卷首《图》中有着《学宫图》。从这图中可见,学宫右(西)侧今韩祠路位置,是条南北走向,然后在今称“学头”地方汇合了县署前河,即转向东,串连起今之泮池后东入护城河的河流。根据相关文献的记载,这条宽有4米的小河,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谢鹤年主政揭阳时所填建。同时,他还把明末肇建、嘉庆十二年(1807年)重修的学宫文庙后部的韩文公祠进行了扩建,并以之命名新辟的这条街路。当时所拍的照片,至今犹还存在,可以一睹风采。


韩祠路之东侧,是指揭阳学宫及其附属建筑所在。由南而北,有文庙、文昌阁、崇圣祠、榕城书院、韩文公祠、节孝祠。临街的节孝祠、训导署一度荒废倒塌,其地由当时名绅周伯初所得,易建为“艺园”。建国前,学宫一度变更为揭阳简易师范,为小学校舍,新中国成立后,改变为工人文化宫,为博物馆,为文联驻地。而临街部分,则改建为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韩文公祠连同孔庙尊经阁遗址,则改建为灯光球场,为人民广场,为新生电影院,都是与“文”沾边的机构和设施。


路之西侧,北为魁隆坊民居,其前,则是与县衙并列的按察司官署。清中后期,按察司地拍卖后,则成了近韩居、小舟楼、学圃、八音树下小广场。盛极一时的揭阳林氏文化家族,成为这一带地方的主体居民。


近韩居为清末林若虚所筑书室之名。当时文人林一铭则为文阐其原委曰:“韩去今远矣,潮人每引而近之。揭阳有韩庙,若虚翁书室独近焉。非特地近,且使居是夕者朝夕景仰,庶几或近焉耳。”林翁为“揭阳先生”群体中之佼佼者,特择地于此以课子弟门人读书,其崇韩敬儒之心显见。若虚有子显荣,也筑小楼于左右而以小舟为名,植兰壁间,颇见风雅。显荣有附贡身份,属于草根阶层。然而所著《书经夜钥》《诗经精旨》《四书串义》《二十四孝诗》以及《神州痛心说》诸书,却使其在揭阳近代学人中的学术地位几乎无人可与伦比。番禺何宾庭为《书经夜钥》作序,极称显荣的“品高学粹”,称其书之让人读了“拍案称奇”。显荣的孙子清扬,秉承家教,以诗书名世,又喜藏书。书室称作“学圃”,藏书24橱,万卷之巨。所著《璞山集》《璞山续集》共7卷,其诗歌散文,在揭阳现代作家中,也可谓独树一帜。


八音树下,在韩祠路南口西侧,现在已变成一排仿古铺面。关于“八音”,有文史作者作过解释:“传说古时有一老爹叫声韵,家有七男一女,分别以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命名,后来他们在抗倭义战中为国捐躯,变成了八棵树,奏出八种音,故名。”其实,这里的“八音”,指的是民间器乐乐种之一,清末,本地客家人有这样的乐班在各地巡回演奏以为生计。八音树下是他们常到的一个地方,论其性质,也可说是一个文化小广场呢。


这里还想写到,以“书香”为特色的韩祠路(当地尚是河流),也还是揭阳非物质文化的一个发祥地。清末民初,有蔡万裕鞋业(作坊)于此开张。这家后来成为揭阳手工名片的作坊,以定制“元口”布鞋知名。其所作布鞋,美观耐用,深受欢迎,远近前来定做、采购者,不绝如缕,且经久不衰。可惜随着布鞋的机器化生产,以及皮鞋的普及,终于退出市场。倒是自清道光十年(1830年),由北洋乡来创的“杨财合豉油”,却由于保持适销对路,而在韩祠路立定脚根,并且时至今日而还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其制作技艺,也已理所当然地被列入省、市代表性“非遗”名录。


还有,韩祠路建设当年创建的,揭阳第一家机器工厂,“捷和钢铁厂”的门市部——“捷和钢铁厂发行所”,也在这韩祠路通判巷上。


一条三四百米长度的街道,维系着揭阳这么多“文化”;稍加整理,就可成为一部皇皇巨著。委实不能不记,以为今后的参考。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