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of Jieyang City

揭阳:隐患排查铸安盾 护航发展生命线

  金秋时节,揭阳工贸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熟练地检查着生产线上的防护装置,安全员拿着《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逐项核对设备参数,基层监管人员的执法记录仪里,清晰记录着隐患整改“回头看”的每一个细节。这一幕幕常态化的安全场景,正是揭阳市今年以来锚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为区域工贸行业筑起安全防线的生动注脚。目前,全市累计检查工贸企业218家次,整改一般安全隐患668项、重大安全隐患64项,实现重大隐患“动态清零”,用扎实行动诠释了“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


制度为纲  织密隐患责任网

  “隐患排查不是‘一阵风’,得靠制度把‘责任弦’绷紧,让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岗位都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揭阳市工矿安全监管科负责人说。今年年初,伴随全市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的启动,监管科率先从顶层设计发力,以两份核心文件为“骨架”,搭建起覆盖市、县、乡、企业四级的隐患排查责任体系。

  《揭阳市工贸行业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实施方案》的印发,如同为全市工贸企业量身定制了隐患排查说明书。方案不仅要求对企业进行“拉网式”摸底,其中的“企业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更是推动“人人都是安全员”氛围的重头戏。《揭阳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则进一步明晰了高风险行业领域的整治重点,通过风险研判+清单管理,让监管人员不再“盲目查”,企业不再“糊涂改”。

  为避免制度沦为“纸面文章”,监管科还建立了调研督导+责任倒查机制。工作人员定期深入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抽查企业隐患排查情况,对工作推进缓慢的地区“点名提醒”,对整改不力的企业“挂牌督办”。“我们要确保每一项隐患都有‘责任人’,每一个整改期限都有‘倒计时’,让制度的刚性真正落到实处。”正是这份较真,让揭阳工贸领域的隐患排查从被动响应逐步转向主动预防。

专家赋能  政企协同破难题

  在揭阳某钢铁企业,曾发生过一段“自查偏差”的小插曲。该企业在学习《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后,认为已完成所有重大隐患的自查自纠,但专家依然在该企业中查出部分重大事故隐患。“我们当时觉得设备能正常运行就行,没意识到应急装置的重要性,对标准理解有偏差。”企业安全员回忆说。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团队现场拿出判定标准,结合类似事故案例,详细解读“应急制动装置为何是重大隐患”,并指导企业联系厂家更换合格装置,同时建立“设备定期检查台账”。“这次经历让我们明白,隐患排查不能‘想当然’,必须严格对照标准,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企业负责人感慨。该案例也体现了揭阳市从“偏差整改”到“长效规范”成效的落地。

98d49bce883a5034c183abdecb3b3e8f.png

执法人员深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

  今年以来,揭阳市紧扣“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的要求,组建了一支涵盖钢铁、涉液氨制冷、塑胶(制鞋)、电镀等重点领域的“专家智囊团”。这些专家不仅懂技术、熟标准,更善于“接地气”地解决问题。上半年,专家团队累计出动35人次,深入17家企业“把脉问诊”,排查出问题隐患197项,其中不少是企业自查时不易察觉的隐蔽风险。

  针对榕城区塑料制鞋企业集中、安全风险突出的特点,监管科还专门组织了一场为期6天的专家指导服务专项行动。今年6月的榕城,专家们从原料仓库的防火间距到注塑机的安全防护装置,逐一排查、逐项记录,最终形成122项隐患清单,其中2项重大隐患当场交办企业整改。“我们不仅要查出隐患,更要教会企业怎么改、怎么防。”参与帮扶的专家说,他们在现场帮助企业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汇编》,还对企业安全员进行“一对一”培训,让帮扶效果看得见、留得住。


92b65bd06abe1302c528ccf38e796696.png


专家对照图纸查看企业生产情况

  为进一步激发企业自查自纠的积极性,揭阳还严格落实“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同时,通过“典型引路”,宣传安全管理规范的企业案例,让其他企业“有样学样”。“我们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类指导,让基础薄弱的企业‘赶上来’,让管理规范的企业‘走在前’,逐步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监管科负责人说。

  揭阳还创新“政企社协同”模式,联合人保财险揭阳市分公司,为广东国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敬业钢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大型钢铁企业量身定制安全服务。保险公司不仅邀请专家开展专项培训,还协助企业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安全管理与保险服务结合,既降低了企业风险,也为行业安全管理提供了新样本。

  针对一线员工,揭阳则通过多渠道宣传普及安全知识。电视里滚动播放《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短片,报刊上刊登企业隐患整改案例,微信公众号推出“安全小课堂”系列推文,甚至在企业食堂的餐桌上,都能看到印着“隐患随手拍,安全靠大家”的宣传册。“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宣传,让安全知识走进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人查隐患、个个保安全’成为共识。”

闭环督改  三级联动固长效

  尽管隐患排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揭阳工贸行业点多、面广、规模不一的特点,仍给安全监管带来挑战。部分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这些都是监管科在工作中遇到的“硬骨头”。

  “查出隐患只是第一步,要是整改不到位,等于没查。”这是揭阳市工矿安全监管科工作人员常挂在嘴边的话。为避免隐患“查而不改、改而不彻底”,揭阳市建立了“企业自报+县(区)督改+市级回头看”的三级闭环管理机制,像拧螺丝一样层层压实责任。

  每一家经专家指导帮扶的企业,都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向监管部门报送整改落实报告,详细说明隐患整改的措施、进度和效果。对于发现的重大隐患,监管科直接移交县(市、区)应急管理局,由县级部门一对一跟踪督办。市级层面则会随机抽取部分企业开展“回头看”,通过“现场核查+资料检查”的方式,确认隐患是否真整改、真到位。


3a832e31cef7ebeecd05e0a51f77272b.png


执法人员细致检查

  闭环管理不仅管整改结果,更管长效机制。在某五金加工企业,监管人员在“回头看”时发现,企业不仅整改了机械防护装置缺失的隐患,还建立了“每日班前检查、每周专项检查、每月综合检查”的制度。“我们希望通过闭环管理,让企业不仅改好一个隐患,更能建立一套制度,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揭阳工贸行业的生产车间里,安全的旋律依旧在持续奏响。揭阳市将继续锚定治本攻坚目标,聚焦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隐患排查精准化、监管能力专业化,持续织密工贸领域的安全防护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