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of Jieyang City

榕城区加快规模以上服务业发展分析及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服务业亦所谓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经济中的比重正逐步上升。对我国经济而言,在步入工业化中期以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和社会再生产条件,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因此,我区加快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促进我区的经济发展,加快落实“争创榕城发展新优势、打造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战略目标。

现对我区20141 - 11月规上服务业的发展概况做简要分析,探讨我区规上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我区规上服务业的大概情况

(一)规上服务业经济类型构成情况

近年来,榕城区规上服务业得到稳步发展。截止至201411月,我区共有25家规上服务业。其中有国营企业10家,私营企业15家,累计营业收入达36亿元,累计从业人员6069人,同比增长11%左右。

(二)规上服务业区域分布情况

201411,我区25家规上服务业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分布情况是:东升9家、东兴6家、东阳3家、榕华3家、仙桥2家、榕东1家、新兴1家。


其中原属东山区的东升、东兴和东阳三个街道共有18家规上服务业,占全区规上服务业总家数72%。在东升街道区域内有9家规上服务业,占全区规上服务业总家数36%。梅云、西马、中山三个街道仍没有规上服务业企业。

二、我区规上服务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消费层次较低,外部需求不旺,发展潜力较小

服务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本质上是一种带“寄生性”的需求制约型产业,它的大规模发展必须以一、二产业和消费者的旺盛需求为前提。受客观经济环境因素影响,我区人民群众平均收入水平仍不够高,对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关联度还比较低,导致产业价值链短,经济效益低下。

(二)行业范围较窄

规上服务业一共有10个门类,而我区25家规上服务业只包含了其中7个门类。其中更是共有14家集中归属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门类。而目前还没有归属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N);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O);文化、体育和娱乐业(R)这3个门类的企业。


三、我区规上服务业发展对策措施

(一)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带动服务业持续优质发展

一个地区服务业规模发达与否,和该地区工业化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据相关资料表明,在向工业化后期及后工业社会时期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呈上升态势。因此,要大力加快工业化发展进程,紧紧抓住当地一、二产业(基础产业)的发展不放,进一步提升经济水平,增强经济实力,同时将服务业的发展重点转移到为当地基础产业服务上来,稳定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拉动消费,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大、更广阔的空间。 

(二)保持优势,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

新划入我区的原东山区三个行政区域(东升、东兴、东阳街道)地处我区新兴区域,在通讯行业、交通行业等行业的发展上有一定优势。在保持现有的产业规模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部分服务业企业在政策引导、资金倾斜、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发挥政策措施的导向引领作用,巩固和扩大服务业发展良好势头,以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对我区服务业发展乃至总体经济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三)把握特色,善用旅游资源,走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榕城老城区各行政区域因受地理环境和经济水平制约,基础设施存在老化现象,交通运输状况不如原东山区域便捷,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处于劣势。但榕城区名胜古迹甚多,有学宫、孔庙、进贤门、双峰寺、石水缸等旅游景点及大量宋、元、明、清的文物古迹,这些旅游资源非常适合发展旅游业服务业。近年来,我区正在落实“缔造岭南特色水城,建设粤东上善新区”战略目标,大力推进榕城古城文化游,着力打响“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岭南特色水城”两个品牌。旅游业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链效应明显的产业,把握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抓紧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能促进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能显著增强消费对我区经济的拉动作用,带动酒店、交通、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商贸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