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of Jieyang City

揭阳古城中山路工地惊现疑似明清牌坊群遗迹

 

近年来,榕城区致力于揭阳古城保护开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揭阳古城风貌,目前,古城街区道路修缮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近日,施工人员在中山路开挖路面整理地基时,发现多处古牌坊基座。目前已发现3处,各相隔24米。古牌坊传承记载着历史上榕城人的价值观念,是榕城传统文化的重要遗存和财富,据了解,此次中山路古牌坊基座的发现,将给古城增添新的文物点,丰富榕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对研究榕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山路为南北走向,全长705米,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称宣化街,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称大街,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称中山路。榕城中山路之所以出名,一方面是因为美轮美奂的骑楼建筑,另一方面是因为该路段原建有十二座古牌坊。它们分别是:太平坊、龙飞首盛坊、聚奎坊、父子乡贤坊、奕世青云坊、司徒正郎坊、平交伟绩坊、万里长城坊、进士坊、状元坊、重宴鹿鸣坊、蕊榜重逢坊。可以想像,当时在这条长不足一公里长的路段便集中了十二座如此高档次的牌坊,其规模之壮观、气势之宏大堪称揭阳一绝。

 牌坊是中国古代牌楼式建筑物,大都用来表彰忠孝节义,以承沐后恩,流芳百世。明清时期,牌坊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出现了大量极其精美的建筑艺术作品。牌坊为特殊的历史景观,蕴含着许多民族文化的精华,清末,揭阳全县有58座牌坊,县城有20多座,宣化街(今中山路)就占了11座。这些牌坊高峨矗立、雕镂细工,为达官贵人的公民表彰之立传,不同的牌坊有不同的立意,也有着不同的故事。那么,这些牌坊是为谁建立的?都有着些什么样的来历和故事呢?且听小编为你一一说来。

 

“戊辰四俊”坊——也称“龙飞首盛”坊。表崇祯朝戊辰年(1628)中榜四进士的郭之奇、宋兆稐、黄奇遇、辜朝荐。龙飞遇帝王即位,戊辰为崇祯元年,故有“也称”。“戊辰四俊”和“龙飞首盛”八字为吴殿邦所书。民间有“五虎廿四狮,七只料丝(鹭鸶)在摆莲(飞舞)”之谣以状其刻工精伦。

 

聚奎坊——奎星俗称“文曲星”。奎星座有十六星,故称“聚”。主宰文章之运,故标“文”。星座排列屈曲相钩像文字之笔划,故连以“曲”。此坊用以表彰潮汕地区几位文章显达的翰林学士、文状元林大钦列此坊之首位。

 

“万里长城”坊——翁万达3次受封兵部尚书、三边总制,为国家依赖之大将;又曾修筑宣府东路边墙长二百里,故以“万里长城”名坊。翁氏平交趾(越南古称)莫登庸叛乱功最大,故此坊又名“平交伟绩”坊。

 

世桂坊——古以折桂喻科举及第,“桂”与“贵”又谐音。坊为明正统辛酉(1441年)举人吴胄、成化壬辰(1472)进士吴裕、弘治壬子(1492)举人吴笏之祖父子立。

 

司徒正郎坊——正门楼三层,庑檐下金书“林鸣鸾”三字,右左门二层,庑檐下金书“陆杰”、“陆相”各二字。《揭阳县志》载:“林鸣鸾……出知都匀府,时有陆杰、陆相,诸生也。以罪系狱,拟大辟(杀头)。鸣鸾夜出,闻囹圄(监狱)读书声,询吏,具以对。叹曰:“当此时而犹勤学不辍,必非凡才也”!明日吊讯察甚冤,力为神雪。越三年,兄弟具联捷,成进士……。”后皆任相。疏清建坊于揭(林鸣鸾,揭阳霖田都人)以酬其恩。由于两陆皆职相位,故此坊世称为“两相夹一府”坊。司徒、正郎(尚书郎)即相职,坊为两相疏建,故正称为“司徒正郎”坊。粤省所罕见。

 

“重宴鹿鸣”坊——明清于乡举考试后,州县长官宴清中举举人宴会,会上歌《诗?鹿鸣》之诗。榕城人许登庸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举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距登庸举乡试当年恰好60周年,经准奏后重宴,立坊于宣化街,记录了揭人当年少遇之荣典。

 

状元坊——为最末即第十一座牌坊,位于南城关内。为清康熙六十年(1721)武科状元林德镛立。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