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of Jieyang City

榕城区登岗镇凝聚合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坑洼的土路变为干净整洁的沥青道,荒地公园化作载满笑语的休闲空间,门户节点矗立起彰显潮汕特色的镇标……行走在榕城区登岗镇,虎山路的整洁、镇前小公园的热闹、孙畔经合社的新貌,正一笔笔勾画出“百千万工程”引领下和美乡村建设的鲜活图景。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登岗镇以党建为引领、借央企助力之机,串联起一项项民生工程,让党建温度浸润民生细节,朝着“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稳步迈进,为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勾勒乡村“外在美”


  近年来,登岗镇通过党组织牵头攻坚,深入田间巷陌开展“痛点扫描”,瞄准排污堵、照明差、生态弱等民生痛点靶向发力,创新“党建+多元筹资”模式,在干群动员、资金统筹中破题,同步推进路网升级、公园焕新等建设,让镇村颜值实现“节节高”。


  虎山路的蜕变便是缩影。面对道路破损、排污梗阻等“老大难”问题,登岗镇党委紧抓“百千万工程”契机,将虎山路列为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的重要节点。镇领导干部深入一线带头攻坚,通过多方筹措资源,积极争取资金与技术支持,凝聚多元力量合力破解难题。


  “以前走虎山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沥青路平平整整,晚上散步还有路灯!”说起家门口的变化,村民们笑意盈盈。这条曾让登岗人皱眉的“糟心路”,经“白改黑”、雨污管网铺设后,黝黑的沥青路面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路旁花木成畦,生态人行栈道飘着竹香,配套的生态停车场与充电桩整齐排列,成了集宜居、便民于一体的“民心路”。


  镇前小公园的变化同样温暖人心。过去因集体经济薄弱,这里荒草丛生,鲜有人至。为破解这一难题,镇党委主动靠前,将其纳入乡村示范带一二期重点项目,党员干部带头入户走访,倾听民意,不断完善施工设计方案;同时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发动社会力量众筹共建。如今,园内草皮如茵、榕樟成荫,蜿蜒绿道串联起健身器材与休闲桌凳,两侧道路“白改黑”后平坦整洁,新换的路灯入夜后暖意融融。老人围坐闲话家常,孩童追逐嬉戏,欢声笑语间,这里已成为承载邻里温情的“幸福空间”,彰显着“百千万工程”带来的民生温度。


  门户节点的升级则亮出了地域名片。毗邻揭阳潮汕国际机场的孙畔经合社,正是这张名片上的亮眼一笔。镇党委靠前指挥、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升级措施扎实落地:“白改黑”完成后,孙畔路、新兴路平坦宽敞,标线清晰如练;“三线”整治利落规范,建筑外立面焕新提质;还有新建的潮汕传统建筑特色镇标,成为地域文化的亮眼符号,镇村风貌品质实现显著跃升。


  特色农业激活富民“活力美”


  产业兴则乡村兴。登岗镇深挖桑浦山冲积平原沃土、毗邻机场的区位等资源禀赋,通过做强特色农业,创新经营模式,让“百千万工程”在田间地头结出富民兴村的硕果。


  近年来,登岗镇现代农业发展势头正足:350亩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投用,年产值超440万元、创利80多万元,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活力;惠京蔬菜种植基地正加速推进,聚力打造集优质种植与科技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标杆;1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牵头引领,推动全镇现代农业生产逐步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为特色产业壮大筑牢根基。


  令人欣喜的是,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让“特色”真正转化为“收益”。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助力下,登岗镇西淇村双桥经合社与揭阳市供销社企业成功对接,流转120亩土地试点推行“村-社”联营农场发展模式,成功架起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桥梁,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这一模式首季便迎来丰收佳绩:130亩特色“白雪公主”白心番薯亩产突破1300公斤,总产量达16.9万公斤。“这款番薯薯肉洁白如玉,口感甜糯无筋,线上线下销路两旺,尤其线上回购率和好评率居高不下,真正实现了优质优价。”揭阳市兴榕供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喜军介绍,本季番薯在南方电网线上平台的买家好评率达100%,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短期内显著提升。


  文旅融合也在谋篇布局。该镇会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谋划的总投资6.09亿元“水乡古镇,文旅登岗”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已成功申报,已列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债,并持续推进建设;同时积极谋划推进的揭阳市榕城区环桑浦山(登岗段)大田园产业融合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发改、财政双入库,将为全域文旅发展注入新动能。


  宜居宜业厚植生活“内在美”


  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登岗镇抓实抓细彭厝、登岗两个典型村培育建设工作,聚焦环境整治、绿美提升与教育提质等民生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式宜居小镇,持续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成色。


  环境加速提档升级。今年以来,一系列整治提升工程扎实落地:投入336万元推进浦口村大陈美丽宜居环境整治(一期)项目,投入约3500万元推进登岗、仁美、安乐、彭厝等村的连片人居环境整治;斥资约1800万元提升甬莞高速(机场路)风貌带。截至8月5日,该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累计清理乱堆乱放7458立方米,清拆危旧房、铁棚等82间约3080平方米,完成农房风貌改造71栋(间),清理绿化带12.6公里,完成“三线”整治12.6公里。登岗高速口、机场东出入口、机场大圆至凤凰路段、黄西村与潮州交界处等重要节点已完工;光明T字型节点违建已拆除,项目正在全力施工中,镇村环境愈发整洁宜居。


  长效管护稳固根基。环境改善不仅要“一时美”,更要“长久美”。登岗镇持续深化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着力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压实各村居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督导,推动环境治理常态长效。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全镇日均出动垃圾清运车30辆、作业人员125人次,累计清理杂草杂物及积存垃圾超2.2万吨,清理溪河淤泥与漂浮物约15435.4吨,已完成无害化户厕1.8万户、卫生公厕106座,农村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稳步提升。


  绿美建设活力更足。登岗镇在登岗村建成绿美积分超市,有效激发群众植绿护绿热情,今年上半年已植树2.7万棵,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让乡村绿意愈发葱郁。在此基础上,该镇将推广登岗村经验做法,持续深化绿美“积分制”,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凝聚起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强大合力。


  教育提质惠及民生。名芳小学重建和宝峰中心小学改扩建工程是当地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市纪委监委、榕城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总投资730多万元的名芳小学重建一期工程于2024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新增并优化学位540个,切实为黄西村及周边地区儿童入学提供了便利。总投资240多万元的宝峰中心小学改扩建项目已全面完成,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切实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这类民生工程为登岗镇义务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让民生福祉在教育振兴的进程中持续延伸。


  接下来,登岗镇将依托现有项目发展优势,同步谋划推进孙畔路两侧的节庆广场与国际高端品牌酒店,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打造集农贸展销、文化活动、景观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项目,在持续擦亮镇村“颜值”与“气质”的同时,让“百千万工程”成果更扎实地惠及每一位群众。


岐山观察


让美长驻

阿 龙


  登岗是揭阳市城市化步伐迈得最快的乡镇之一,20世纪90年代,登岗还是一个田畴沃野满目间的农村。新世纪过后,随着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建设的快速推进,登岗阔步走向城市化。如今,当通向机场、高铁站,以及粤东城轨站的市政道路纵横有致铺起,一幢幢高楼、一个个小区在道路旁耸起,登岗已然变为高楼雄姿拔地起、一城美色满目新的新城市区间。


  新城市区间来到了身边,如何让土地在宜居宜业的基础上继续焕发生机?


  登岗人十分注重“外在美”,努力扮靓镇区的每一处“痛点难点”,瞄准排污堵、照明差、生态弱等民生痛点靶向发力,创新“党建+多元筹资”模式,在干群动员、资金统筹中破题,同步推进路网升级、公园焕新等建设,让镇村颜值实现“节节高”。


  登岗人还注重“活力美”,深挖桑浦山冲积平原沃土、毗邻机场的区位等资源禀赋,通过做强特色农业,创新经营模式,让企业彰显特色方面的活力。“白雪公主”番薯线上线下销路两旺,“水乡古镇、文旅登岗”文旅融合建设项目即将粉墨登场,势将登岗的“活力美”推介给广大游客。


  毋庸置疑,登岗人还特别注重“内在美”。新城市来了,与城市相匹配的环境也要跟着一起美起来才行。对着环境整治、绿美提升、教育提质这些市民关注的领域,当地党政部门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式宜居小镇,持续提升群众生活的幸福成色。半年间全镇植树2.7万棵,这绿美与新环境携手同行,一年间,全镇完成无害化户厕1.8万户、卫生公厕106座,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名芳小学一期重建工程投入使用,新增并优化学位540个,切实为周边地区儿童入学提供了便利。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稳步提升。


  让“外在美”“活力美”“内在美”长驻,新城市区间势将凸现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