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榕城区京冈街道以道路升级、教育提质、绿美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通发展主动脉
文明创建绘新景 全域发展惠民生
  清晨的阳光洒在榕城区京冈街道佘厝村新铺的硬底化村道上,村民佘锭杰骑着电动车轻松驶向村口。“以前这是土路,坑坑洼洼,现在路通了、宽了、平了,出行方便多了,连心情都舒畅了。”他感慨地说。这条路,不仅是村民日常出行的重要通道,更是京冈街道推进文明创建、助力全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京冈街道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部署,以道路升级、教育提质、绿美建设为抓手,推动文明创建走深走实,让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一幅“路畅、教优、村美、人幸福”的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
路通民心畅,打通发展动脉
“道路通,民心畅。”京冈街道党工委委员魏晔东站在渡头路整治工程现场介绍,阶段来,街道全面推进京南老渡头路、京浦轮渡路、榕新路、渔十七路等多条主干道和村道建设,重点实施佘厝村寨后中心路1.2公里硬底化、林厝主村道900多米路面及“三线”落地改造,全面提升村道与环岛路段的衔接能力。
在渡头路环境整治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忙着铺设人行道、安装路灯、埋设排水管道。该项目总预算约98.67万元,涵盖排水、绿化、三线入地等多项工程。截至目前,东西两侧排水管埋设、雨篦子安装、手孔井建设等有序推进,整体工程量已完成近半。一条条“民心路”的建成,不仅改善了交通条件,更打通了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为全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优先行,厚植育人沃土
走进京冈街道初级中学,平整的地面、稳定的供水,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因教学楼四周地面沉降和管道老化而困扰多年。就在近日,由中铁城建承建的地面沉降治理及供水管道修缮工程全面竣工,标志着这所建于2005年的老校焕发新生。
在京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筹下,中铁城建发挥央企专业优势,组建技术团队实地勘察,制定“注浆加固+精准换管”综合方案,采用环保新型管材,通过“分段施工”“假日作业”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教学的影响,短短一个多月,完成了约600平方米地面治理和近400米管道更换,消除供水隐患。
近年来,京冈街道建立了政府、社会组织、乡亲侨胞、企业四位一体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模式,持续完善教育设施:京南小学教学设备更新,京北小学改造了老旧线路、升级了排水系统、安装了教室空调,副业小学建起塑胶跑道、足球场,教学楼外墙焕然一新……从安全到美观,从硬件到环境,教育质量提升的步伐坚实有力。
绿美生态靓,绘就宜居底色
绿色,是京冈街道最动人的底色。在新路村、胡厝村的“四小园”旁,村民正在修剪花木、整理菜畦。3年来,该街道以党建引领,组织开展“共绘绿美榕城”“建设美丽宜居广东”等主题植树活动70余场,发动热心乡亲筹资120多万元,在街道内覆盖种植多种苗木,打造“思想林”“巾帼林”等主题林,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37户。
京冈街道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谢海彬介绍,依托明月公园和环岛绿化带,该街道持续推进“内外共建、联动建绿”,打造辖区绿道和小公园,形成“村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格局。绿美建设不仅美化了家园,更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文明新风扬,激发内生动力
从坑洼土路到平坦通途,从隐患校园到安全课堂,从零星绿意到全域皆景,京冈街道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这一切的背后,是街道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齐心跟上的生动实践。
通过文明创建,京冈不仅提升了“硬件”,更优化了“软件”。尊师重教、植树护绿、共建家园成为新风尚。站在新的起点上,京冈街道党工委委员陈斌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推动文明创建向纵深发展,努力在全区建设中“干在先、走在前”。
路更畅、教更优、村更美、群众更幸福——京冈街道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书写着文明创建与全域发展交融并进的生动篇章。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幅更加清晰、更加动人的幸福画卷正缓缓铺展,向着更美好的明天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