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of Jieyang City

榕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报告


   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和区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工作部署,我局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对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6-2020年)》《揭阳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案(2016-2020年)》,结合实际,将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严格依法行政,提高市场监管法治水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榕城党政中心任务,主动适应机构改革的形势要求,找准新的职能定位,凝聚改革攻坚合力,做到“五个坚持”,当好“五大角色”,在抓改革、强队伍、促发展、保民生、敢担当上积极主动作为,全力做好“放管服”三篇文章。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争当服务榕城发展的排头兵

   一是大幅压缩办照时间。把企业设立登记承诺办理时间从3天进一步压缩到1天,个体户设立登记承诺办理时间压缩到半天,当场办结发照率达到96%以上,确保市场主体在最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登记。二是精简企业开办条件。全面实行住所(经营场所)自主承诺申报制,允许住改商、“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实行经营范围自主决定,允许开办者自主选择登记机关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有效激发了全民创业、创新热情。三是实现“退出”便利化。开展企业简易注销改革,简化注销办理流程和减少报送资料,降低企业退出成本,便利企业依法有序退出。今年来共办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95户,为企业减少登报成本7.6万元。四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大力推广具有金融服务功能的电子营业执照,采取窗口前移、集中受理、统一发证、证照快递等新举措,打通服务企业和群众“最后一公里”。五是创新服务举措。运用“互联网+”手段,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改革,积极引导企业和群众网上办照,全面提高“网办率”,进一步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在政务、商务和金融等相关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创新热情。

   (二)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当好市场经营秩序的维护者

    1.坚守食品安全底线。一是严把食品安全准入关。对食品经营申请许可从严把关,规范许可程序,加强现场核查,达不到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标准和条件的,坚决不予以审批,经过许可的督促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符合法定要求。今年来共审核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1818份。二是严格规范食品进货渠道。督促食品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规范食品标签标识,不得采购“三无”、过期等不合格食品。三是大力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目前全区现有餐饮服务单位2630家,已有2422家完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其中A级餐饮服务单位70家,B级餐饮服务单位747家(其中城区学校食堂量化分级全部达到B级以上)。四是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以食品监督抽检和食用农产品快筛快检两项工作为抓手,强化食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有效排查食品安全风险。按照2019年食品检验量不少于每千人3.0批次的要求,现已提前完成全年1712批次的抽检任务。同时,充分发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作用,做好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加强农药残留防控。今年来,共检测蔬菜29448批次,检测水产品1487批次,对快检不合格的农产品,均要求经营者下架销毁,留存销毁证据并做好登记。五是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重点开展春、秋季学校食堂专项整治、高考中考期间食品安全监管、非洲猪瘟专项检查、整治“保健”食品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大检查工作,检查辖区内学校、幼儿园食堂164家次;中、高考学校食堂11家;约谈网络订餐平台2家。

   2.强化药械保化安全监管。重点开展疫苗、血液制品、中药饮片等专项打击行动,突出抓好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抽检和不良反应监测,保障百姓用药安全,今年来共检查药品零售企业152家,药品批发企业22家,药品生产企业1家,医疗机构12家,组织开展辖区内《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全面开展书面自查工作,全区554家《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均提交了自查报告。

   3.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质量开放日、质量月、世界计量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针对危险化学品、电动自行车、儿童和学生用品、生产安全帽、气瓶等产品,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和抽查工作,对辖区内眼镜制配场所、加油站等场所加强计量监管,对电梯、锅炉、大型娱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3处。

   4.强化信用监管。贯彻《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明确的监管原则和相关规定,从依靠原有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信用监管手段转变。建立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依托,以信息公示为基础,以信用监管为核心,以随机抽查为主要手段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今年来,按照上级工作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分别组织4次随机抽查,共抽查企业498户,个体户120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户;依法将26户次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将100户次区局登记企业和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违反相关规定的1105户次个体工商户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共有79户次区局登记企业移出经营异常名录,327户次个体户恢复正常记载状态。

   二、完善法制体系,规范市场监管执法行为

  (一)健全行政执法制度。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立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听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各项制度,积极推行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探索完善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机制,制定并印发了《揭阳市榕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法律顾问工作规定》、《关于在全区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以案释法制度的实施意见》等重要制度规范文件,不断提升区市场监管局的法治建设水平。

  (二)落实两法衔接制度。严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市、区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力配合区委政法委、区检察院牵头建设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今年来,我局已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犯罪案件2宗,线索1条。

  (三)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按照《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及时对“放管服”改革涉及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确保应改尽改、应废尽废,按时按质完成清理工作任务。

  (四)梳理确认权责清单。按照区的统一部署,对照机构改革后我局的职能,认真梳理、完善和确认相关行政权力与责任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在广东政务服务网等平台向社会公布,逐步构建“权界清晰、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

  三、加强执法监督,构建公平文明执法环境

  (一)严格执法资格管理。认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广东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本年度参加考试共29人,通过率100%。同时做好机构改革执法人员换发执法证的准备工作,确保及时整合,确保执法人员的证件有效。

  (二)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扩大行政执法监督的范围,事前介入、事中指导和事后检查相结合,加大行政执法监督的力度。对执法办案的监督,从处罚扩展到立案、不予立案、销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等环节,确保依法办案;从对行政处罚的核审,逐步扩展到对行政许可、政府信息公开等事项的监督,努力提高执法质量延伸。

  (三)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按照执法办案相关规定,对辖区内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各类行政执法行为,通过文字记录、拍照等方式记录执法过程,确保执法规范、公正。

  四、坚持制度约束,保障行政权力正确行使

  (一)以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把党建工作贯穿于机构改革的全过程,局党组书记亲自抓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树立大局意识,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服从组织安排。严格依制度管人管事,杜绝“怕、慢、假、庸、散”、不作为和圈子文化等不良现象,确保了人员到位到岗,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一是严格落实党组会议制度。党组会议每月召开不少于1次,遇到重要情况随时召开。会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采取集体讨论方式决定重大决策,讨论情况和决策如实记录、完整存档。二是加强行政监督。研究制定作风建设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局干部职工的监督管理,促进干部职工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和整体合力,促进办公制度化和规范化,完善层级管理。

  (二)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一是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研究制定《揭阳市榕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财务管理规定》,待区局党组讨论研究后实施;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严格做好相关财务资金指标、运行情况的把控,既做到遵守相关财经制度,又做到用好财政性资金,确保财务运行平稳有序,资金安全不出差错。同时贯彻落实《榕城区机构改革方案》有关要求,积极与财政等有关部门衔接落实机构改革期间原食药监局各专项经费划转、清产核资等工作,确保机构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二是严格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财务副局长为副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资产配置、资产验收、资产登记、资产保管、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资产评估、资产清查等事项的具体实施,切实加强局国有资产管理,规范各类国有资产管理处置行为。三是规范高效做好政府采购工作。认真学习政府采购的有关法律规定和要求,及时掌握政府采购的政策和方向,规范有序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紧紧围绕“依法采购、规范操作、廉洁高效”的原则,做好局机关办公用房改造项目和物业管理服务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着力做好验收官,确保采购项目保质保量完成。

  五、化解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全面落实好消费者投诉举报的受理。一是依法落实维权工作。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化解消费纠纷,优化消费市场环境。积极协调做好12345投诉举报平台工作,确保广大消费者安全、放心消费。本着以人为本理念,我们把“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消费维权工作的出发点来抓,热情受理和处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2019年截至11月底,接到消费者投诉、举报共计3716宗。其中受理消费者投诉2008宗,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1.462万元。通过大量的维权工作,消费环境得到了改善,努力促进消费需求。二是做好消费维权的宣传和引导。今年“3·15”活动期间,我局采用多种形式,对“信用让消费更放心”年主题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年主题的认识,积极参与每年的主题活动。三是大力推动基层维权网点建设。按照“健全维权网络,扩大品牌宣传,提升维权效能”工作目标。在基层社区、企业、商场等设立消费维权工作站点,有效解决消费者就近解决消费纠纷问题,使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逐步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转变。目前,已建立“一会两站”工作站15个,12315“五进”消费维权服务站7个。通过构筑服务、维权、监管网络等资源整合,形成市场监管和维权合力。

  (二)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积极配合复议机关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等工作,按时按质做好本部门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和答复,在法定期限内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效率。今年来,共办理被复议案件12宗,其中9宗由复议机关依法驳回,2宗申请人撤回申请,1宗复议案件复议机关正在审理过程中。

  (三)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一是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分工及信息发布审批流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项配套工作制度,加强对业务工作的规范要求,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变动,及时对政务公开领导机构的人员进行调整和充实。二是依法妥善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2019年共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5条,全部依法按时答复。三是按时发布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及时更新完善榕城区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上网页对外公开内容,进一步完善办事指南、工作动态等子目录内容,把机构改革后的行政职能、机构设置、办事指南、法律法规等多项内容及时主动在网站更新公开。把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群众关注,与群众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点内容,着力抓实抓好。注重发挥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作用,认真对照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修编要求积极做好主动公开信息工作,加大政务信息发布力度,规范公开栏目和内容。2019年,在区政务网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信息共57篇;在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专栏发布信息共135篇。

  (四)完善信访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广东省信访条例》,规范信访工作程序,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立足为民非难解忧,维护信访秩序。2019年以来,我局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和上级转办的信访件10宗,全部在规定的时间内受理完毕并答复信访人及做好满意度评价回访工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并及时在揭阳市榕城区网上信访业务平台上录入办理情况。

   六、注重普法宣传,营造社会共建共治氛围

   (一)落实监管队伍学法用法。坚持把学习宣传宪法等法律摆在重要位置,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机制,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要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运用广东省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系统参与法律学习和考试,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2019年度,全区市场监管系统干部职工网上学法考试参考率和通过率均为100%。

  (二)进行“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以榕城区首届国家机关“谁普法谁执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为契机,开展主题为“普治融合内外兼修,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一系列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录制宣传视频、印发宣传海报、制作普法宣传画册等形式强化“七五”普法宣传工作。在本次评议活动中,我局在群众投票中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并最终取得了优秀奖。

  (三)开展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我局于10月11日、13日、14日分别举办3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和业务骨干为食品生产经营者讲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全区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员共700多人参训。二是开展“全国安全用药月”宣传活动。印制问题药品举报卡,分发至辖区内各药店,粘贴于店堂内显眼位置,畅通问题药品投诉举报渠道,扩大药品安全科普宣传覆盖面。10月16日,专门举办全区药械妆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业务培训会,邀请专家就有关法律和风险防控、系统操作等知识进行讲解,全区医疗机构、药械妆负责人共150人参加了培训;11月16日,在榕江公园、邱金元中学举办药品普法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关注安全用药,参与安全用药。三是利用质量开放日、质量月、世界计量日等主题日活动,广泛开展质量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提高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和相关企业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营造浓厚的法治范围。

   七、存在问题

   一是现行部分法律法规已滞后于新的市场监管体系之需要,法律适用落后、交叉竞合的情况时有发生,有待立法方面进一步修订与完善。

  二是新组建的市场监管部门职能繁多,涵盖了市场监管领域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由于榕城原来没有质监部门,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该领域的监管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八、2020年工作意见

(一)提高市场监管法治水平。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查找自身短板和不足,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做好新时期市场监管各项工作;针对新时期市场监管工作的特点,通过举办业务讲堂、开展专项培训、跟班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二)打造公平有序营商环境。一是优化窗口服务质量,构建创业创新的营商环境。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续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登记信用承诺制度等改革措施,为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积极配合市局加快“商事主体经济数据动态分析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广电子化、网络化审批,全面实施“马上办”提速措施,努力让老百姓上门办事“只跑一趟路”。二是提升监管执法水平,构建诚信安全的市场环境。充分运用年报公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等信用监管手段,努力构建市场主体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联合监管机制。同时,加大执法办案力度,筑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进一步加大价格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侵权和不合格商品等违法行为,加强跨领域、跨区域联合打假行动,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三是持续加大消费维权力度,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依托12345和12315投诉举报平台和区消委会,加大消费维权力度,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高效受理消费者关心关注关切的热点投诉举报问题,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有品有位的经济环境。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强化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不断夯实质量基础建设,积极推动“质量强区”建设。

           



 2019年12月17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