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省委李希书记莅揭调研讲话精神,持续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继续落实“六保”要求。1-12月,我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继续显现,积极因素不断增加,我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企稳回升势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一、基本情况
根据揭阳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0年我区生产总值为351.3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95亿元,同比下降4.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69亿元,同比下降0.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0.66亿元,同比增长0.6%。
(一)农业生产稳中略降。1至12月份累计,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3090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下降4.2%。其中:农业产值1446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2%;林业产值715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8%;牧业产值12839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3%;渔业产值285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4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3.7%。
(二)工业复工复产逐步复苏。1-12月份累计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79.69亿元(现行价,下同),比上年同期下降1.6%,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下降1.4%。其中: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35.77亿元,同比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3.9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8%。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94亿元,可比价同比下降2.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6.6%。分行业看:塑料制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8.20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4.6%,同比下降9.3%;其中制鞋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2.23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8.8%,同比下降10.3%;钢压延加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8.03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3.3%,同比增长15.6%;金属制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5.2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5.7%,同比下降5.2%。
(三)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1至12月份累计,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47.2亿元,同比下降10.1%。分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8.2亿元,占整体投资额的5.6%,同比下降80.3%;第三产业投资138.9亿元,占整体投资额的94.4%,同比下降14.0%。房地产投资85.5亿元,同比增长111.3%,房屋销售面积完成44.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6%,房屋销售额33.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7.2%,商品房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7601元,同比增长12%。前4季度,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1072万元,同比下降6.8%。
(四)居民消费需求逐步回暖。1至12月全区累计批零住餐业商品销售额完成389.6亿元,同比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6.2亿元,同比下降10.3%,降幅比前3季度(-14%)收窄3.7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额379.4亿元,同比增长1.0%;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83亿元,同比下降14.0%,住宿业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下降21.4%。限额以上个体户、法人企业完成零售额55.7亿元,同比下降4.1%,完成销售额28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限上法人企业完成销售额28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
(五)规上服务业经营逐步好转。全区规上服务业1至12月总营业收入累计数为56.63亿元,同比增长8.39%,纳入核算服务业企业总营业收入累计数为5.6亿元,同比下降12.01%。
(六)财税收支情况。1至12月累计,全区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6亿元,完成年计划107.06%,同比下降1.17%,其中:工商各税收入4.41亿元。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4亿元,同比增长0.4%。
(七)外贸进出口负增长。1至12月累计,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8亿元,同比下降54.93%,外贸出口总额44.37亿元,同比下降56.58%。
(八)金融业稳健运行。1-12月份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684634万元,与去年同期对比净增427090万元,同比增长13.11%,其中:城乡个人储蓄存款2302233万元,同比增长10.30%;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211839万元,同比下降3.17%。
二、存在问题
(一)工商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一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我区企业产生了短期较大冲击,企业推迟复工复产,导致工贸经济存在较大缺口。二是受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企业从停工停产订单无法交货,到境外疫情蔓延订单陆续被取消,今年外贸企业备受煎熬。三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出现疲软的情况下,企业对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意愿不高,造成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进展缓慢。
(二)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一降一少一慢”三个问题。
1、工业投资同比大幅度下降。今年市下达我区工业投资年度目标任务43.34亿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6.27亿元。受多重因素影响,1-12月份累计我区仅完成工业投资8.2亿元(去年同期41.8亿元),完成率18.9%,同比下降80.3%。一是受到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影响,外贸订单减少或取消,部分企业减少生产甚至停工,产品销售资金回笼较慢,导致企业资金紧缺、盈利下降、预期改变;二是新增工业用地指标制约,近年来我区没有新增工业用地指标,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要增资扩产,改建、扩建厂房,无地可用只能选择外迁;三是城市规划调整制约,仙桥、梅云大部分原工业用地现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影响工业项目上马;四是环保政策约束趋紧、“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查违控违拆违工作推进,建设申报手续日益严格。
2、5000万元以下项目入库少。由于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改革,项目入库门槛提高。5000万元以下项目主要是工业投资项目,由于工业投资需求遇冷,直接体现在5000万元以下项目数量显著减少,目前仅有项目97个,总投资10.77亿元。
3、部分项目推进缓慢。今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续建项目中,榕城区仙梅片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工程等4个续建项目进度落后序时,其中揭阳古城保护开发建设项目等4个续建项目进度严重滞后,严重拖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进度。
三、新年关注及扎实推进经济工作的建议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逐季回稳,恢复势头不断向好。但同时也要看到,部分重点行业尚未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仍需加速回补。下一步,要在毫不松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产业强区。
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谋好篇。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六稳”“六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各街道、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全面查缺补漏,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工作,对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保持密切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问题解决,要扎扎实实实现每一个“小目标”,做到目标明确、措施精准、责任到位,为2021年全区经济指标情况开好局、起好步、谋好篇。
二是牵头部门形成合力,抓牢关键指标。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推动经济发展要素抓效率、出效果,切实抓实抓细复工复产、项目投资建设、市场主体培育、扩大消费、要素保障、民生保障等工作。要根据36个核心指标需达到目标加强跟踪调度,特别要重点关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规上工业、规下工业抽样样本)、商业(限上商业、限下商业抽样样本)、建筑业以及规上服务业等行业数据报送情况。
三是要抓实基层基础。数据报送源头在基层、在企业。要压实基层数据报送网格化管理责任,确保目标到岗、责任到人,并将加强“两防”基础数据统计报送工作与推进统计基层网络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落实街道加强“两防”基础数据统计报送工作具体责任人,注重科学统计、应统尽统、精准管理,突出防止“少漏低估”这一统计数据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及时指导、跟进、督促企业如实报送统计数据。要加强对基层、企业指导、调研,深入基层督查指导,并对全区停产企业进行大排查。针对非节日因素停产的企业认真梳理停产原因,对存在复产可能的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主动上门服务,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双统筹”“双胜利”。
【注】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规定,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终核实两个步骤。经最终核实,2019年,榕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49.1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