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gcheng District People's Government of Jieyang City

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政府关于揭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揭榕府函〔2024〕135号

孙丽玲等代表:

  你们在揭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揭阳古城核心街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隍路示范街区的建议》(第1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榕城区积极开展对揭阳古城进行文化遗产调研、普查、登记,并将调研成果编撰成书,为古城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和历史人文佐证;制作悬挂古城文化遗产点介绍牌,上线“环城榕色”智慧小程序,创新运用智慧3D导览技术,介绍古城主要游览点、停车场和公厕的分布,更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依托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挖掘文化底蕴,开发旅游线路,促进文旅融合,其中“揭阳学宫(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揭阳城隍庙—榕城进贤门—古榕武庙”,被评为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

  一、坚持保护规划引领。立足活力古城建设主阵地,牢牢把把握市委王胜书记提出的“水生态修复、修旧如旧、业态植入”三个关键,将揭阳古城保护开发建设项目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认真贯彻落实《揭阳古城保护条例》。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开展了“春燕归巢·智汇古城”——揭籍学子助力示范街区设计实践活动,邀请揭籍大学生对包括古城中山路、石鼓里等在内的街区进行设计,编制示范街区设计方案。活动共收到了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等9所高校的15位同学提交的11部作品,有效激发揭籍学子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配合修编《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揭阳保护规划(2021—2035年)》,编制《揭阳古城保护发展总体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揭阳古城项目定位策划及运营模式策划方案》《揭阳古城业态引导建议意见》等文件,其中《揭阳古城建筑及环境风貌维护导则(试行版)》《揭阳历史城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管理技术指引(试行)》《揭阳历史城区一般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管理技术指引(试行)》已按程序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审核后公布。聚焦风貌微更新、古城水系修复、引导业态植入,做好广东省揭阳活力古城改造提升工程规划设计,以高标准规划引领指导古城保护建设工作。

  二、注重古城历史传承。实施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骑楼立面测绘与视觉信息采集,开展古城街区历史人文地理信息调查,收集汇总揭阳古城历史文化史料。开展古城历史文化遗产调查和拍照存档,收集文献档案近1500份,整理形成揭阳古城历史地图,并编制《环城榕色》丛书,为古城保护提供有力支撑和历史人文佐证。

  三、加强街区风貌管控。编制《揭阳古城建筑及环境风貌维护导则》《揭阳历史区一般建筑物、构筑物工程管理技术指引》《揭阳历史城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管理技术指引》,加强古城建筑及风貌的保护管控,规范古城建设行为。推进古城公共设施改造修缮,实施古城东入口及核心区建设工程(一期、二期)改造项目,完成揭阳学宫广场修缮和中山路、城隍路、元鼎路、思贤路、环禁城路、打铜街、观音仔街等古城街道改造提升;实施西环城路、东环城路、进贤门大道改造工程,加强古城周边交通环境整治。全面开展古城沿河、沿路违建清理整治,恢复古城建筑肌理,有效提升揭阳古城人居环境。

  四、推进古城水系修复。实施古城防涝体系整治项目和古城水文化修复工程措施,对东风河、玉滘溪、猛水河、方厝前河等内河及其支流进行排口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疏浚、水岸生态修复,打开连接榕江南河、北河的水闸,利用涨退潮水文特征,实现古城水系与榕江“母亲河”的自然连通,切实赋予老城灵气,做活“水”字文章。先后结合河岸整治,对东风河、玉窖溪、猛水河沿河两侧违章建筑进行整治清拆,恢复河岸景观。

  关于你们提出的“加大投入”“打造文化旅游示范街区”及“补齐街区基础设施薄弱短板”“实施亮灯、美化、绿化工程”等四点建议,接下来,我们将突出街区特色,完善市政设施配套,做好业态植入和既有建筑活化利用,促进街区品质提档升级。

  一是争取资金支持,确保项目建设。揭阳古城保护活化作为一个长期性、大投资的项目,今年获得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提前批7100万元。目前正在推进的古城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南浦渔歌)、沿江片区文化旅游项目(西湖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古城水文化修复工程(二期),拟启动的玉滘溪水文化修复工程(三期)、古城东入口及核心区建设工程(三期)、中山路建设项目建设,新谋划的揭阳古城进贤门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石鼓里明清一条街改造提升工程、禁城片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古城白蚁防治工程,二圣古庙等不可移动文物单位及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作,预计还需资金将近4亿元。我们将结合自身职能,多方筹措资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债券资金、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的申报工作,推进完善古城建设,促进古城可持续发展。

  二、立足区域丰厚的文物资源,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一是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广东省旅游资源普查,充分挖掘各类文旅资源,谋划打造文化旅游示范街区。二是进行旅游景点推介。我市将城隍庙、进贤门、揭阳学宫等作为揭阳古城的重要景点进行宣传推介,也将揭阳古城列入揭阳“微度假”旅游线路,并邀请大湾区和周边城市自驾游机构实地体验。目前,揭阳古城也成为了潮汕旅游热门打卡点,已列入潮汕游或闽粤行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三是深入发掘古城民俗文化活力,结合春节、元宵、中秋、国度等节日,会同市宣传、文化部门举办古城书香节、学宫开笔礼、英歌舞狮古城巡游活动,组织“行彩桥”“赏翁仔灯”“出花园”等民俗风情活动,引导扶持在地文创青年团队举办“揭阳古城文化落脚——春节艺术周活动”、古城摄影展、古城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向群众和游客展示了揭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把国家级的非遗项目青狮、英歌舞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和揭阳古城原真的“烟火气息”呈现给群众和游客。

  三、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加强街区风貌管控一是大力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坚持全面整治和重点治理相结合,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规范人行道车辆停放秩序,优化古城交通路线,规范沿街经营和交通秩序;清理拆除乱设置户外广告牌等。二是做好风貌提升,推动学宫广场修缮;思贤路东段两侧建筑立面修缮;思贤路西段韩祠路口至新街桥路段骑楼、中山路等路段立面改造;推进古城亮化装饰建设项目,对思贤路、中山路、城隍路等路段进行亮化装饰。三是建立市容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做好市容整治工作。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创文创卫等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提高古城市容环境卫生水平。四是对古城辖区内的雨水井、集水井及支管进行清淤、疏通,合力解决古城部分区域内涝问题。提升古城公共厕所,督促相关保洁运营公司加强对公共厕所的巡查,严格落实日常保洁工作,增加清洗频次,及时修复厕所内损坏的设施,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如厕环境。完善监控设施、标识系统和游客公共休息设施。五是围绕打造创建A级景区的目标,对照创建标准,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在活力古城项目设计建设过程中一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四、古城亮灯,打造古城骑楼夜景。今年年初完工的古城亮化工程,秉承保留古城独有建筑风格的设计理念,采用洗墙灯、射灯、投光灯、灯带等多种不同灯光照明,在不破坏原建筑的基础上亮灯,使建筑明暗错落,空间感更强,复原骑楼年代风貌,展现古城历史韵味。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推进古城亮化装饰建设项目,对思贤路、中山路、城隍路、北滘河及沿岸、明清古巷、双合巷、猪仔圩至莲花心路段、禁城路等路段进行亮化装饰。

  五、嵌入新业态,焕发古城新活力。结合龙年春节的古城旅游宣传活动,将古城文物点打造成为“请到揭阳过大年”的网红打卡点,并植入引入餐饮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特色风物零售等多种新业态,古城全新引进的业态齐齐“开市”试业,包括工农照相馆、音乐盒子、中岳联龙狮体育会、竹林斋非遗文创坊、潮汕风物集等。通过传统文化植入与创新,为古城汇聚更多人气,让市民和外地游客在千年古城感受老与新碰撞出来的火花,助力古城业态植入活化利用实现突破。下一步将积极结合揭阳特色文化,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体验式、沉浸式消费场景等新业态,融合发展文旅产业。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榕城区人民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



揭阳市榕城区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7日   


相关附件: